- 劉
-
(劉, 刘)
I
liúㄌ〡ㄡˊ〔《廣韻》力求切, 平尤, 來。 〕1.兵器名。 斧鉞。《書‧顧命》: “一人冕執劉, 立於東堂。”孔 傳: “劉, 鉞屬。”孔穎達 疏引 鄭玄 曰: “劉, 蓋今鑱斧。”2.誅殺。《書‧盤庚上》: “重我民, 無盡劉。”孔 傳: “劉, 殺也。”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 “瞰 瑤谿 之赤岸兮, 弔 祖江 之見劉。”宋 姜夔 《〈鐃歌吹曲〉序》: “討者弗戳, 執者弗劉。”清 魏源 《苗疆敕建傅巡撫祠碑銘》: “鷙獸額額, 公則劉之, 其既帖耳, 公亦柔之。”3.克, 戰勝。《逸周書‧世俘解》: “咸劉 商王 紂 , 執矢惡臣百人。”孔晁 注: “劉, 剋也。”4.剝落;凋殘。《詩‧大雅‧桑柔》: “捋采其劉, 瘼此下民。”毛 傳: “劉, 爆爍而希也。”朱熹 集傳: “劉, 殘。”明 劉基 《擢彼喬松》詩: “靡草不凋, 無木不劉。”5.通“ <<膢>> ”。 祭名。《後漢書‧禮儀志中》: “立秋之日……武官肄兵, 習戰陣之儀, 斬牲之禮, 名曰貙劉。”貙劉, 即貙膢。 古劉、膢通。 參閱《爾雅‧釋詁一》: “劉, 陳也” 郝懿行 義疏。6.果樹名。7.古地名。 一在今 河南 偃師 南。《左傳‧隱公十一年》: “王取 鄔 、 劉 、 蒍 、 邗 之田於 鄭 。”一在今 山東 曲阜 附近。《左傳‧襄公十五年》: “二月己亥, 及 向戌 盟於 劉 。”8.為水名。 見《水經注‧洛水》。9.姓。IIliŭㄌ〡ㄡˇ〔《集韻》力九切, 上有, 來。 〕通“ <<懰>> ”。美好貌。《詩‧陳風‧月出》“佼人懰兮”, 陸德明 釋文本作“劉兮”, 謂“劉, 本又作懰, 同。 力久反, 好貌。《埤蒼》作嬼。 嬼, 妖也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